Title:新景觀?輕景觀? 輕小說.兩面讀 反面 好傻好天真
Time:7/21
文:張耀升(作家)

  

  近幾年日本大眾小說大量輸入,所帶來的日本新式「輕」文學景觀,吸引了大量青少年讀者,也引發了一連串的疑問:這些輕質化的文學作品,帶來的是新的文學景觀,還是閱讀市場的整體異變?它所讓人不安的,是下一世代在接受過程中對於世界觀的重新界定,或者純粹只是改變本身所必然引發的傳統反撲?
 

  近幾年,有機會閱讀許多高中生與大學生的小說,其中一篇特別使我坐立不安。故事敘述一名遭到女友背叛且目睹母親在末期癌症折磨下死去的男子,在雙重打擊下罹患憂鬱症,前往精神科接受治療,發現諮詢師恰好是自己的學妹,就此陷入愛河,憂鬱症瞬間痊癒,人生瞬間大好,鳥語花香世界大同。雖然主角沒說出:「幸好媽媽死得早,女友又落跑,我才能遇見你。」這樣的話,但整個故事的氣氛卻是如此。 

  為何作者沒有意識到這個瞬間的逆轉是個非常巨大顯眼的失敗?

  這個問題一直在我心頭縈繞不去,也驅使我去探究這樣的寫作盲點是來自哪些影響。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我認為有兩隻大手遮蔽了當下年輕世代的自覺性,其一為電玩,其次是輕小說(包含獵奇小說)


由設定,情節隨時逆轉

  在小說寫作上,劇情的轉折是需要透過安排設計使之合理,衝突與轉折必須先鋪陳;而電玩則是除卻重要轉折點之外,其餘皆開放讓玩家參與故事進行。這樣的差異,造就了兩種文類在文本之中主動與被動的逆轉。以小說來說,無法控制劇情進展的讀者只能被動接受作者安排,讀者的主動乃是來自於詮釋作品的意義;電玩則恰恰相反,玩家(也就是讀者)涉入了大部分的故事進行,但由於關鍵劇情是封閉且固定的,過關或決鬥前的動畫一出現,玩家的主動性立即消失,也無法詮釋或涉入故事,等於被拋出電玩之外。

  除此之外,電玩中的人物性格、體力、生命力、攻擊力是全然量化的,這樣的特質恰可解釋本文一開始所提到的小說中,主角為何能有如此不正常的劇烈轉變,套用電玩的概念可能如下:主角在路途中吸入「悲傷毒霧」,行動力與生命值不停下降,於學妹處獲得解藥,且學妹放出「祝福」緩解主角的悲傷並得到「戀愛指令」,瞬間使主角的心理「數值」(絕非「素質」)恢復正常。


輕小說,變來變去作者說了算

  另一種與電玩緊密相關的文類──輕小說以及獵奇小說,也廣泛出現劇情轉折牽強、人物個性扁平,數值化的現象。就算不以嚴苛的文學作品的標準來看,也無法忽視大部分輕小說中與電玩相通的缺陷:設定。

  電玩與輕小說不若傳統小說將背景藉由故事進展與細節描述慢慢堆積出來,電玩在遊戲一開始選取角色時便已呈現出該角色的特性與數值、攻擊方式,設定一目了然;輕小說沒有這樣的「頁面」,但又缺乏傳統小說的設定能力,於是乎輕小說常以一種「說了就算」的方式 邊走邊戰,敘事者時常跳出來自圓其說打圓場。早從漫畫《獵人》開始,敘事者與角色便經常如遊戲節目主持人一般直接跳出來「設定」某些條件。舉例來說,涼宮春日為何只對外星人、超能力有興趣?或者《文學少女》中的學姐為何將小說吃進嘴巴時能感受到不同的味道?這些都不需解釋,說了就算,「設定」之後便天經地義。

  雖然某些引領風騷的輕小說,聚湧了大量書迷在電玩網站「巴哈姆特」上激烈發表意見,但這些討論幾乎只呈現出書迷以小說為中心唯一準則的詮釋,無法跳脫出來全面探討作品。書迷們甚至將這些缺陷正當化,交互影響下,可以看出以輕小說為唯一閱讀文本的年輕世代作者,正是反映出了輕小說的缺陷特徵與思維而不自知。

  另一方面,獵奇小說也出現類似的現象。這類小說猶如社會版的變態、殘忍、不倫的精華,在缺乏嚴格深刻的精神分析素養下,該類小說雖時常以校園、社會事件包裝,卻在眾多缺乏鋪陳的變態劇情串連下,顯得格外淺薄,到頭來除了獵奇之外,難以更進一步深刻討論。

  以佐藤友哉的《孩子們的憤怒憤怒憤怒》為例,讀者若看過專門討論變態罪犯的美國連續劇《犯罪心理(這可是通俗劇,而不是艱深的心理分析節目),恐怕很難認為一個小學男生看見獨眼女老師被切斷的頭顱而感到性興奮與性高潮的理由,只不過是因為眼窩看似陰道。多和田葉子的《球形時間》也不例外,除了獵奇之外,還可明顯看出劇情散漫、敘事觀點錯亂。《煙、土或食物》作者舞城王太郎的寫作能力略比前兩者好,但也難脫獵奇小說的窠臼,變態僅僅作為吸引注意的奇觀。

 

嚴謹有創意,才能長久暢銷

  出版業將輕小說視為救命仙丹,事實卻沒這麼樂觀。輕小說與通俗小說或暢銷小說之間並非等號,宮部美幸的《R.P.G》儘管故事簡單,也以角色扮演遊戲為主題,但基本的小說寫作能力並不差,前述所言的輕小說的缺陷,在她的作品中並不存在。乙一在《被遺忘的故事(台灣角川)中所呈現出來的創意也使人印象深刻。這兩位作家的暢銷,並非循輕小說的模式自廢武功,而是品質優良的通俗小說,寫作嚴謹且創意出眾,這才是長期暢銷的條件。 

  輕小說確實形成新的價值觀,許多往日被視為基本的小說技術不再被重視與要求,傳統與嚴謹的小說或許往後將會消失,但輕小說如此「好傻好天真」的內容與姿態到底能維持多久?輕小說空降至台灣,在社會脈絡與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斷裂情境下,衍生出種種怪異現象與影響,年輕世代在輕小說的影響下建立起的思考邏輯,是否真的造成寫作的無能?甚至,輕小說既然與電玩緊密關連,而電玩或動漫的視覺效果又遠比輕小說好,他日是否會被直接取代,而使輕小說消退得更快?這都是輕小說帶來的新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傻子/機長/まゆ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